社区与工业
在社区与工业参与中融入可持续性
-
社区创业计划
理大为本地初创企业提供包括补助金和财务援助等支持,如导师计划和培训工作坊,通过相关教育和资源帮助年轻企业家建立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的企业。
通过这种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产业与社区网络部(BJIM)社会创新与知识转移单位在2023年管理的资金总额达2,680,000令吉。
本地创业援助
理大通过创新与咨询中心(CIC)领导的计划支持本地的初创以及财务与社会上可持续的企业进行发展,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课程。此外,产业与社区网络部(BJIM)社会创新与知识转移单位与外部机构合作,如国油基金会(Yayasan Petronas)、人民信托局(MARA)、东海岸经济特区(ECER)和土著领导基金会(Yayasan PENERAJU),提供导师计划和培训工作坊。这些努力支持年轻企业家和本地社区,为他们提供相关教育和资源,以促成成功的创业项目。
本地创业财务援助
此外,理大向本地社区提供财务援助,支持创立在财务和社会上可持续的企业。创新与咨询中心(CIC)还设立了理大产品创新与发展补助金(PID补助金),根据大学的财务状况,每个项目提供高达25,000令吉的资金,以促进创新。在社会创新与知识转移单位之下的社区网络办公室与国油基金会(Yayasan Petronas)和东海岸经济特区(ECER)合作,向本地社区的小型初创项目提供1,000令吉资助,项目集群如下:
-
社区推广计划
-
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合作关系
与区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合作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
理大通过与区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机构的合作与协作,涵盖了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各个合作维度,共同朝着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突显区域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此外,理大为不同部门、行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提供平台,讨论如何利用跨部门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理大参与国际合作,收集或测量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数据。理大愿意与合作伙伴合作识别、分享和实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佳实践,强调知识共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加强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理大在区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合作中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与海岸保护的角色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理大)通过直接参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政策制定,积极加强与区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该校在2023年10月与旅游、艺术和文化部(MOTAC)以及环印度洋联盟(IORA)合作举办的研讨会,重点关注与蓝色经济相关的海岸和海洋保护。
该研讨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14:水下生物保护相一致,为专家提供平台,以识别海洋保护中的问题和挑战,制定政策建议,并提出可持续旅游策略。这一措施也是对马来西亚国家旅游政策(2020-2030年)等国家政策的支持,强调了理大在制定解决关键环境问题政策方面的作用。
此外,理大与高级争议解决中心(ADRC)的合作凸显了其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框架的贡献。这些框架促进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政策的一致性。通过与ADRC合作推出ESG先锋奖,理大不仅认可了那些整合可持续实践的组织,鼓励企业采用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又确保环境可持续性的模式。通过第三届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会议(ICSDG2023)等活动,理大继续与区域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合作,制定应对可持续发展目标挑战的策略,监测干预措施,并在多个领域推广适应性管理。
-
文化遗产
免费开放所有重要建筑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理大)免费向公众开放其具有文化意义的重要建筑和自然遗产景观,欢迎大家体验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理大成立于1969年,是马来西亚第二所大学,1971年从马来亚教师培训学院的临时校址搬迁至槟城明登占地416.6公顷的校址。这一搬迁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里程碑,使大学的传统根基与新址相连,四周被丘陵、平原与山谷等自然美景环抱。
理大校区独特地结合了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体现了自然与文化的融合。校区前身是被称为明登军营的英国军营,其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其名称纪念1759年的明登战役,为大学的身份增添了一层历史深度。通过这种融合,理大成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让后代能够探索和欣赏其文化意义。
免费参观博物馆和艺术画廊
理大校区内的历史建筑、纪念碑和自然景观作为其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活证。这些特色被悉心保存与彰显,并在《花园中的大学》一书中得到精美呈现。理大向公众免费开放所有重要建筑、博物馆、展览空间和画廊,邀请每个人参与其发展故事,欣赏其文化遗产的持久价值。请参考地图了解校区内所有重要建筑的位置及艺术品和文物的参观路线。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场所,游客可以在其中沉浸于理大的艺术和文化氛围,包括阿迪洼尔纳(Adiwarna)艺术画廊、理大文化厅、端姑法兹雅博物馆与画廊,以及考古展馆。
-
阿迪洼尔纳(Adiwarna)艺术画廊(艺术学院):阿迪洼尔纳艺术画廊位于理大艺术学院内,是艺术表达的圣地。画廊为艺术家提供展示创意的平台,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传统和当代)为保护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该学院彰显了艺术和文化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性。阿迪洼尔纳艺术画廊是师生和受邀艺术家展示才华的地方,创作融合了美术和设计的艺术作品。
这些艺术展览和设计展览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丰富理大的艺术和文化。展览向公众开放,免费入场。
- 理大文化厅:成立于1994年,理大文化厅是一个致力于培育和推广马来西亚艺术、文化和遗产活动的文化中心。该中心致力于弘扬马来西亚文化丰富的历史、传统根源以及当代表现形式。与本地和国际社区以及学生合作开展文化活动,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枢纽。文化项目涵盖从传统、现代到当代的音乐、戏剧和舞蹈。
- 端姑法兹雅博物馆与画廊:端姑法兹雅博物馆与画廊是文化遗产的宝库,是一个囊括马来西亚历史和艺术遗产的博物馆。通过展览和陈列,让访客穿越时空,对塑造这个国家特色的丰富文化底蕴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欣赏
- 考古展馆邀请您通过引人入胜的文物收藏揭开过去的神秘面纱,这些文物来自著名的双溪巴都考古遗址(东南亚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玲珑谷地。通过拜访我们的虚拟博物馆,即可轻松地深入了解这些古代奇迹的丰富历史、文化和发现。与我们一起踏上穿越时间的迷人旅程,文化的宝藏在等待您的好奇心来探索。
这些机构共同在保护马来西亚文化遗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不仅弘扬过去,也培育现在,更启发未来。通过参与理大文化厅、阿迪洼尔纳艺术画廊、端姑法兹雅博物馆与画廊和考古展馆的活动,每个人都能成为延续马来西亚文化遗产故事的积极参与者。这些机构邀请您探索、学习并沉浸在马来西亚多元文化遗产的美丽之中。
总的来说,理大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接触其文化遗产的机会,这证明了它对教育和历史保护的奉献。通过向公众敞开门户,理大不仅邀请我们探索其丰富的历史,还丰富了我们,让我们对塑造我们世界的文化背景获得更广泛的理解。当我们漫步于其历史建筑、纪念碑之间以及沉浸在其自然景观之中,我们成为更大叙事的一部分。这个叙事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共享人类经验的生动画卷中。
-
-
感受校区创意的脉动
我校年度公开表演是才华与热情的庆典,呈现出我们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文化艺术家、演员的精彩表演,扣人心弦的戏剧制作,以及令人陶醉的和弦。2023年,我校举办了超过100场表演,无论是一次性的、即兴的还是持续文化项目的一部分,这些表演都证明了校区内蓬勃发展的艺术才华。这些精彩的节目由理大文化厅、艺术学院和在学生发展事务与校友部监督下的文化社团共同策划的。加入我们,拥抱表演艺术的魔力,让每一场演出都成为创意的交响乐,见证我们社区的精神。
-
图书馆:通往知识宇宙的门户
免费公共使用图书馆资源
理大致力于通过Krisalis在线公共访问目录(OPAC)为公众提供自动、完全免费获取其图书馆资源(包括图书和出版物)的服务,这彰显了其对知识广泛传播与分享的奉献精神。通过这样做,理大不仅丰富了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还将教育和研究的益处扩展到更广泛的社区,增强我们的集体理解并培养终身学习的渴望。
图书馆常被称为学习的殿堂,是人类思想和知识的守护者。它们不仅仅是书籍和出版物的仓库,还是通往启蒙的门户。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理大),图书馆服务远超传统概念。
理大的Krisalis图书馆系统为每个人打开了知识的世界,提供全面的搜索服务,让所有人都能访问各种类型的书籍和出版物。OPAC作为所有理大图书馆提供的印刷和非印刷资源的中央枢纽,是通往信息宝库的数字门户,使读者能够轻松地探索和查找各种材料。
除了Krisalis OPAC外,理大还提供Krisalis Discovery,这是一个为期刊和其他出版物设计的前沿搜索平台。这一强大的工具使用户能够深入浩瀚的学术和研究内容的汪洋,提供对最新发现、学术文章和宝贵资源的自动免费访问。
探索知识宝库!潜入我们引人入胜的馆藏,在这里学术才华与社会脉动相遇。我们的资源中心和档案馆收藏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瑰宝,从开创性的论文和精心研究的报告,到报纸生动的叙事、杂志发人深省的见解,以及本地出版物中独特的观点。通过这些智慧和创新的宝库,挖掘过去,把握现在,塑造未来。